
條形基礎分類
墻下條形基礎
柱下條形基礎
施工流程
合抱之木,生于毫末。在每一個分項分部工程中,每一個施工流程都是重要的,萬萬不可對任何一個步驟掉以輕心。
基槽開挖→澆墊層→扎條形基礎鋼筋→立條形基礎模板→澆條形基礎砼→砌磚基→扎地圈梁鋼筋和構造柱插筋→立地圈梁模板→澆地圈梁砼→拆地圈梁?!A填土→安裝預應力空心板
1.基槽開挖
測量好用白灰做好標記,挖土采用反鏟挖掘機開挖,開挖尺寸比基礎尺寸每邊各留出300mm工作面,作為側面支模的位置,人工輔助修坡修底,沿房屋縱向,由一端逐步后退開挖,挖出的土立即運出場外。
2.澆墊層
基槽開挖、清理并驗槽合格后,隨即清除表層浮土及擾動土,不留積水,立即進行墊層混凝土施工。墊層混凝土必須振搗密實,控制好厚度、寬度和表面用刮尺平整,每隔一米釘一個竹樁。
3.綁扎條形基礎鋼筋
綁扎前用粉筆畫好受力鋼筋的間距,在轉角,T型和十字形交接處應重疊布置,沿基底寬度的受力筋應放置在底部,沿縱向的分布筋應放在上部,受力筋彎鉤朝上,綁扎完成后墊35mm墊塊,請監理做隱蔽驗收。
4.立條形基礎模板
采用膠合模板,支撐采用松方木,模板整條安裝后要拉線調直,兩側與基槽土壁頂牢。
5.澆條形基礎砼
安排兩個小組,分別從兩端向中間合攏,規定時間內澆筑完成。采用插入式振動器垂直振搗,動作要快,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進行。
分層澆筑時每層不超過振動棒長的1.5倍,在振搗上一層時應插入下一層3~5cm,以加強兩層接觸。
可采用并列或交錯式振搗以免漏震,振動棒不得觸動鋼筋。
6.砌磚基
磚頭應采用耐腐蝕的青磚,砂漿應為MU7.5的水泥砂漿,采用一順一丁砌法,灰縫在10mm左右,接茬留在中間做成。
磚基砌到頂上的三皮時,應按間隔1m留一個120×120mm的洞眼,作為上部地圈梁支模用,地圈梁模板拆除后及時把洞眼補上。
7.扎地圈梁鋼筋和構造柱插筋
地圈梁的鋼筋搭接可以不燒焊,梁的上部接頭位置宜設置在跨中三分之一的范圍內,下部鋼筋接頭的位置宜設置在梁端三分之一跨度范圍內。上下兩排鋼筋的接頭要互相錯開。
8.立地圈梁模板
支模完成后,應保持模內清潔,防止掉入磚頭石子木屑等雜物,應保護鋼筋不受擾動。
9.澆地圈梁砼
混凝土要連續澆筑,避免中斷,澆筑時保證混凝土保護層及鋼筋位置的正確性,不得踩踏鋼筋
10.拆地圈梁模板
混凝土澆筑完成24h或強度達到1.2mpa即可拆除地梁兩側側模,梁底不能拆除。拆除側模不能破壞地梁混凝土觀感。
11.基礎回填
回填土的材質要符合要求,回填土要分層回填,每個開間的高度要一致,杜絕一次倒滿,夯實時兩個開間Z好同時進行,避免對基礎墻產生側壓力。
12.安裝預應力空心板
安裝時,要注意接縫的嚴密情況,安裝時對各部分模板進行精度控制,安裝完畢后進行全面檢查,若超出容許偏差及時糾正。
注意事項
1.地基驗槽后立即進行墊層混凝土施工,混凝土墊層施工時必須設置標高控制樁,標高控制樁間距不大于2m。墊層須平整、密實。
2.墊層混凝土達到1.2Mpa后,應按軸線彈線。條形基礎在T字形或十字形交界處的鋼筋應沿一個主力方向通長放置。
3.鋼筋綁扎前與模板安裝后應分兩次檢查、核對軸線與標高,各類基礎均應設置水平樁或彈上口線。
4.澆筑混凝土前必須清除模板內的木屑、泥土、煙蒂等雜物,清除積水。
微信:18669819939 18561986768
QQ:2016817060
聯系電話:18561986768(劉老師) 18669819939(王老師)
李滄校區:青島市李滄區蘇寧大廈5樓
城陽校區:青島市城陽區正陽中路211號(人社局大院內)
市北校區:青島市市北區山東路圖書館
市南校區:青島市市南區南京路17號